威尼斯wnsr666(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新闻

胸痛中心建设下的“明德模式”

发布时间:2018-08-15

 明德生物

2017年10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1026号) 》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胸痛相关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要按照《指导原则》积极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建立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胸痛中心正式从国家提倡引导阶段过渡到到快速执行阶段,并进入到全行业视野。

早在2015年3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就提到,网络医院要逐步完善并形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水平。

而在2017年2月16日 《关于印发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139号)》中,同样重点强调了,建立如胸痛中心等急性病多学科诊疗模式,缩短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到接受治疗的时间。

国家密集的政策推进促成了胸痛中心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在国家卫计委的指导下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等行业协会的推动下,从2013年开始,我国正式启动相关培训和认证工作。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3月30日,共有460家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工作委员会的认证,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仍远不能满足胸痛中心的建设需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指出中国需要至少1000家胸痛中心,任重而道远。

“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 CPC)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避免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摩St.ANGLE医院建立,至今美国已经拥有5000余家胸痛中心,全球多个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也相继在医院内部设立胸痛中心。

各国的研究一致显示,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STEMI住院时间,降低胸痛患者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与传统住院相比,胸痛中心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而医疗费用只有传统住院1~3天的20%~50%。

葛均波院士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的结论指出,未来10年急性心梗患者将急剧攀升,2030年预计有2260万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因医疗服务质量、宣传预防等差异,导致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较城市更为严重。现阶段我国STEMI救治仍然存在多方延误、医院之间缺乏有效协作机制等各种问题,“胸痛中心”正是以区域协同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基于我国实际医疗环境,大多数急性胸痛发生后首先就诊于基层,而大多数基层医院不具备急诊PCI能力,但基层医院往往是在救治黄金时间首先接诊胸痛患者的医疗机构,因此建立规范化基层胸痛中心,使其能够确实拥有救治急性胸痛的能力,能够依据指南,在第一时间为ACS患者进行规范的危险分层,以及进一步的分层诊疗,能够使得大部分高危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接受再灌注治疗和安全的转运,也可以规范处理中低危胸痛患者,避免过度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

综上所述,基层是急性胸痛救治的主战场,目前,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以燎原之势全面展开。

胸痛中心建设下的“明德模式”

明德生物是提供胸痛中心从方案设计到软硬件产品到项目实施到认证整体服务的IVD企业,开创了胸痛中心建设的“明德模式”。以创新性手持式12导联心电图机、高通量心脏标志物快速检测平台、血气分析平台、信息化软件平台、胸痛中心管理软件、POCT质量控制软件等产品为依托,配合专业的方案设计团队,为三级医院或基层医院提供胸痛中心建设多层次个性化服务。

目前明德生物已经在湖北、江苏等地开展了多个胸痛中心建设项目。2018年,明德生物联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委员会在中国POCT年会上共同举办《POCT与胸痛中心建设》专题会议,获得了强烈的市场反响。

明德远程心电网络

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评分细则(第五版)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一版),在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部分,明确规定“急诊科应具备床旁心电图检查条件,确保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12/或18导联(怀疑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

明德生物自主研发的12导联移动心电图机及软件系统,以4G网络做依托,利用终端采集患者十二导心电图,通过互联网将患者心电图实时传输到胸痛中心平台,平台可以快速响应救治机制,并且小巧可移动,充分满足了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明德心肌标志物快速诊断

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评分细则(第五版)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一版),在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部分,明确规定“急诊科应具备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D-二聚体的设备,确保抽血后20分钟获取检测结果”;明德生物自主研发的POCT免疫定量分析平台,可以在15分钟内快速检出肌钙蛋白、D-二聚体等疾病标志物,满足认证要求。

明德胸痛软件系统

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评分细则(第五版)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一版),在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部分,明确规定“急诊分诊台应常备急性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节点记录表,以及伴随时钟(如果需要),以便在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进行前瞻性时间节点记录,或者能在分诊台开始启动填报胸痛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填报与管理部分要求:“已开始启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并至少提供6个月的数据供认证时评估; 制定了数据库的管理规范、使用细则及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数据的审核制度,确保数据库的真实、客观、准确。”

明德生物依托自身的IT团队及数据管理团队,建立起整合胸痛中心全流程的管理系统,融合时间管理、质控管理、关键数据指标采集、智能化数据分析,数据上报胸痛中心总部等功能,帮助胸痛中心建立起清晰、准确的数据记录,是胸痛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明德专家认证团队

明德生物具有丰富的胸痛中心建设经验,在湖北、江苏等地已经建立了多家胸痛中心示范中心,不仅建立有专业的胸痛中心方案设计团队,并且拥有来自亚洲心脏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多家胸痛中心总部示范机构的专家团队指导,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快速通过胸痛中心总部的认定。

 

参考资料:葛均波:《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现状及未来》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官网:《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实践》

首页  / 公司新闻

Copyright © 2024 威尼斯wnsr666版权 | 鄂ICP备1200010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16-0005]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634

Baidu
sogou